看不慣一個人,無需翻臉,無需直言,只要……
生命來來往往,難免會和你看不慣的人不期而遇。 佛家認為,這其實是內心的嗔念在作怪,內心充滿嗔念,便會處處看別人不順眼。
抱怨者自困,自身者自渡。
有一個人際關系定律:無論你走到哪個圈子,遇到討厭的人的概率都是相同的。
即使你屏蔽了這個,也會有新的補上來。
生命來來往往,難免會和你看不慣的人不期而遇。
佛家認為,這其實是內心的嗔念在作怪,內心充滿嗔念,便會處處看別人不順眼。
人生是一場修行,既然是非難斷,不如修一顆清靜之心。
當你放大了格局,對人也就放下了成見;提升了眼界,看待萬物的心境也會達到平和的境界。
內心成熟的人,看誰都順眼。
討厭,是最貴的消費
前段時間和朋友聊天,她向我抱怨公司風氣不好,影響自己的工作狀態。
一問才知,原來是坐她邊上的同事總是在上班時間刷抖音,看視頻,卻在匯報時表現自己做了很多事。
這讓原本勤勤懇懇加班的她覺得很不公平,甚至都沒動力完成這季度的目標了。
“你說,我該怎么向上司匯報,她在玩手機呢?”朋友愁眉苦臉地問我。
我說:“假設你的同事每天加班到凌晨,你會不會向上司匯報,她比所有人都勤奮呢?”
“那當然不會了?!迸笥鸦卮鸬美硭斎?。
“那你的匯報,本質就只是舉報而已。你不是為了維護公司利益,而是因為你看不慣她干著比你少的活,卻拿著和你一樣的工資,心理不平衡罷了?!?/span>
聽罷,朋友豁然開朗,于是在那位她看不慣的同事匯報時認真做筆記,學習她的匯報技巧。
這讓原本就兢兢業業的她錦上添花,很快就得到了老板的賞識,讓她負責了一個大項目。
劉震云在《一句頂萬句》中說:“人要一賭氣,就忘記了事情的初衷,只想能氣著別人,也耽誤了自己?!?/span>
如果朋友繼續和同事的缺點抗衡,只會兩敗俱傷。但和對方的優點和解,才能換來現在的互惠互利。
討厭一個人,是這世上最貴的消費,因為你付出的是自己的心力。
真正的成熟,是從別人的缺點之外看到可取之處;從彼此的不合之外找到共通之處。
張德芬說過:“把別人看順眼了,就把自己看順眼了,這是愛自己的第一步?!?/span>
誠然如此,人生風雨路,處處有是非。
看淡即花絮,看開即云煙。
《次第花開》里寫道:當你放下成見和偽裝,不再焦慮和希求,你的內心才算是真正敞開。
與其和眼下的瑣碎糾纏良久,不如集中精力繼續趕路。
放下對他人的看不慣,才能收獲內心的幸福與安然。
你的所見,皆為自己
《天方夜譚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
一個漁夫在打漁時發現了一百枚金幣,不禁喜出望外。但他害怕國王來偷他的金幣,于是決定把金幣藏起來,不讓國王知道這件事。但他無法抑制住洋溢在臉上的喜悅之情,生怕國王起疑心,只好想了一個辦法:他不斷用皮鞭抽打自己,避免露出開心的表情,假裝因為貧窮而痛苦不已。
然則富有如國王,又怎么可能覬覦這區區一百金幣呢?
漁夫之所以覺得國王會來偷,不過是把渴望財富的思想強加給了國王。
這就是心理學上說的“投射效應”。
佛經中說:心凈則國土凈。
其實,你眼中的世界,就是你內心的投射。
有時,你看不慣別人的根源在于自己的境界不夠。
作家亦舒有句話說的很對:
“每個人說另外一個人,道理總是一籮筐,丈八的燈,照見別人,照不見自己?!?/span>
做人,最忌諱的就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,還要別人按照自己的標準行事。
用自己的尺度,去丈量別人生命的厚度;把別人的故事,放在自己的顯微鏡下審視。
佛說:來說是非者,必是是非人。
社會就是一個大熔爐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一面。
你對別人的百般注解,構不成萬分之一的他。但暴露的恰恰是,一覽無余的你自己。
所謂修養,就是少說感受,多看事實;所謂情商,就是少論是非,專注自己。
古語有言:“眼中有塵三界窄,心中無事一床寬?!?/span>
同樣是推開一扇窗,從高樓往下看,看到的是風光旖旎。但從低處往下看到的是污泥遍地。
這說明,人若沒有高度,看到的都是問題。
眼里有光,目光所及皆是風景。內心荒蕪,鮮花也與雜草無異。
做人也一樣,唯有放下成見,才能放大格局,邁向真正的成熟。
世界再大,大不過包容心
網絡上有段話很經典:
“我以為別人尊重我,是因為我很優秀。慢慢地我明白了,別人尊重我,是因為別人很優秀?!?/span>
深以為然,優秀的人更懂得尊重別人。
莊子在《逍遙游》中說:“朝菌不知晦朔,蟪蛄不知春秋”。
沒見過世面的人,才會用自己僅有的見識,去解構他人的難以理解之處,誤會也就因此產生。
相反,真正成熟的人,總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。
《論語·為政》有云:“君子和而不同?!?/span>
意思是,在真正的君子看來,當我反對你的想法,并不意味著我否定你的人格;我尊重你的為人,卻不一定非要茍同你的觀念。
這世界很大,每個人都有選擇不同生活方式的權利。但世界再大,也大不過一顆包容且慈悲的心。
真正成熟的人,堅持自己的不同,是一種特立獨行。理解他人的不同,更是一種海納百川。
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:
一位禪師想要從兩個徒弟中選擇一位作為衣缽傳人,但兩個徒弟都十分優秀,禪師很是為難。
有一天,禪師終于想出了一個方法。他把兩個徒弟叫到跟前,吩咐他們去樹林里找一片最完美的樹葉回來。兩人都遵命而去。
不久后,大徒弟回來了,遞給禪師一片并不是很漂亮的樹葉,“這片樹葉雖然并不完美,但它是我看到的最完整的樹葉?!?/span>
二徒弟在外轉了半天,最后空手而歸。他對師父說:“我見到了很多樹葉,但怎么也挑不出一片最完美的?!?/span>
最后,禪師把衣缽傳給了大徒弟。
這世上沒有完美的人,只有包容不完美的胸懷。
就像康德所說:“我尊重任何一個獨立的靈魂,雖然有些我并不認可,但我可以盡可能地去理解?!?/span>
多一分將心比心,修養就上升一個高度;多一分換位思考,心胸就開拓一個寬度。
心存包容交往,帶著尊重相處,相信生命也會回饋你真正的成熟。
細行取人,不如細行律身
《壇經》中講:若真修道人,不見世間過。若見他人非,自非卻是左。
人這輩子最大的敵人,不是別人,而是自己。
這世上最不值得的,就是在眼里裝下了別人的錯誤,卻渾然不知自己腳下尚有很大的空間進步。
一個人如若每日所見,皆是他人的行差踏錯,每日耳聞,皆是他人的缺點紕漏,怎能有余力自省,而后精進?
很喜歡蔡康永的一段話:
“看到別人做不好時,也許會暗爽在心,得到一種“我比他聰明”的優越感。但真正聰明的人,是觀察別人為什么做不好,然后警惕自己,盡量不要犯相同的錯。那些只愛發出噓聲的人,應該是打算一直在臺下當觀眾,而那些警惕自己的人,則是在準備:有一天要站上舞臺?!?/span>
光是暗自嘲笑別人零分的答案,并不有助于自己得到滿分的結局。
不如把對方當成參照的樣本,提醒自己避免和他掉進相同的坑里。
《論語》有言:
“小人無錯,君子常過?!?/span>
意思是:小人永遠覺得自己沒有錯,錯的都是別人。高尚的人即使沒有錯,也會時時反省自己。
掉進眼里的沙子,不必急著去揉。不如留一只眼睛在心底,用來觀照自己。
懂得自省的人,會把別人的錯誤化為自己的優勢,在反思中不斷向前。
正所謂:抱怨者自困,自省者自渡。
如果你討厭一個人,說明他還在你的視野里,你只有成長自己,才能讓他不在你的視野。
當你懂得了自省的力量,看不慣的人事物,都會成為你為自己鋪的路。
當你在自省的長途中,一步步修行更精進的自己,那時你再回望那個看不慣的人,他不過是你俯瞰的一顆塵土。
因為,你已經收獲了真正的成熟,站在了生命的新高度。
楊絳說過:
“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,到最后才發現,人生最曼妙的風景,竟是內心的淡定與從容?!?/span>
愿你拓寬心胸包容,而不苛責;站在遠處看淡,而不自困;保持行動精進,而不空談。
相信整個世界,都會對你和顏悅色。目光所及,皆是風景。所到之處,皆有陽光。
- 我今天整理了下自己的梳妝臺,有幾只過期的口紅,過期的口紅還有什么用處嗎
- 懷孕能喝紅茶嗎,想買一點點的紅茶喝,會不會不好啊
- 西芹和芹菜不一樣嗎?我看芹菜要大,桿子要粗硬,西芹比較細小,這兩個哪個比較好吃呢
- 最近上火的厲害,上班都打不起精神,想要喝一點降火的茶飲,有什么推薦嗎
- 有點感冒了,現在鼻塞超級難受的,鼻子都不能通氣呼吸了,對于鼻塞有什么好的緩解方法嗎
- 藍莓果醬怎么做,在家可以自己做藍莓醬嗎
- 逛街的時候入手了件檸檬黃的T恤,搭配白色短褲很顯白,除了白色,檸檬黃配什么顏色好看
- 我們家寶寶已經三個月了,我打算斷奶然后自己去上班的,但我家里人不太同意,想問下母乳喂養多久最好
- 番茄和柿子完全是兩個物種嗎?柿子是不是引進的品種?常見的柿子種類介紹
- 荔枝干有什么特殊的功效?吃荔枝干真的能夠健腦么
- 毛冬青茶葉一般保質期為多少?毛冬青該如何存儲最為妥當
- 山竹為什么在市場上很少見???能否在家里種植山竹呢?山竹有什么獨特吃法
- 梨除潤肺止咳外還有哪些作用?糖尿病患者可以食用香梨嗎?
- 苣荬菜在生活中具備哪些功效呢?食用的過程中需要注意什么
- 木耳泡發多久最好?用什么水浸泡最合適,木耳泡發的方法介紹
- 減肥是吃酸性食還是堿性食物?這兩種屬性的食物各有哪些,哪種更減肥
- 冬瓜該如何在陽臺上種植?如何挑選冬瓜種子,冬瓜種植需要搭架嗎
- 鼠曲草對于人體有哪些功效?鼠曲草的日常做法介紹,如何加工成菜糕
- 菊花茶怎么泡才正確?菊花茶的挑選技巧,如何選購菊花茶?
- 枇杷屬于什么性質的水果,都有哪些吃法呢?枇杷銀耳羹怎么做才好喝?
大家都在吃的蔬果